• <li id="ouws2"></li>
  • <table id="ouws2"></table>
    <xmp id="ouws2">
  • <table id="ouws2"></table>
    <li id="ouws2"></li>
  • <td id="ouws2"></td>
  • <xmp id="ouws2">
  • <table id="ouws2"><li id="ouws2"></li></table>
  • <td id="ouws2"></td><table id="ouws2"><td id="ouws2"></td></table>
  • <xmp id="ouws2"><table id="ouws2"></table>
  • <td id="ouws2"></td>
  • <table id="ouws2"></table><li id="ouws2"></li>

    吸煙有害健康。本站含有煙草內容,18歲以下人士請勿光顧。

    國家局網站
    • 2022/04/11機械迷——記外三車間主任共產黨員陳愛平同志

      《遵煙故事——光陰的旋律》

      你的妻子說你不是一個好丈夫。她說你很少顧家,一心只撲在機器上,說你不管孩子們學習不幫著干家務活。有一次對你實在太生氣,叫你干脆去和機器過日子。

      你的確稱得上是個機械迷。你的妻子坐在那里,帶一絲責備帶著幾分不滿,然而又帶有幾分驕傲的神情訴說你。你確實讓人感到驕傲,因為你不僅是機械迷是技術好手還是一個好領導好黨員。

      1974年你從地質隊調進柴油機廠,滿身油污的苦活趕跑了你尋山訪野的夢。剛開始你猶豫過苦悶過,后來你卻徹徹底底地愛上了這一行。你說看看癱得無用的機器卻在你的雙手

      下重煥發生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你說這種“救死扶傷”的活兒實在讓人著迷。就因為這份著迷,你成了師傅最得意的弟子,才二十出頭就成了鉗工班班長。

      合并進廠后,你覺得進入了一個更廣闊的機械天地。卷接、包裝各種的機械型號讓你更忙碌,作為一個技術過硬的機修工,你攬著比別人多幾倍的活,可你不覺得累,你說看著修復的機器在轟鳴聲中產生出一箱箱的卷煙,就能體會到一種充實。你在機臺旁邊留連忘返,連你兒子出生的事情都忘了,要不是別人在機臺邊找到拆洗零件的你,拉你去醫院,你的妻子或許會“恨”你一輩子。

      1986年你到老線甲煙車間擔任主任,每天仍舊穿著油污遍布的工作服,像普通工人一樣這里查查那里看看,一旦發現哪有故障就馬上搶修,被人戲稱為“川軍”。那幾年,老線甲煙車間是廠里生產嘴煙的重要基地,在這個基地里職工們都說你流的汗最多,人最累,貢獻也最大。

      1988年11月,你去玉溪學習包裝機技術,是廠里最先學習外機技術的元老。你帶了一

      身的“絕活”回來,卻從不保留。你帶著一批年輕人對著剛從意大利、西德運回的幾臺“洋機器”琢磨研究,那些復雜線路被你“啃”得爛熟,用起來、修起來得心應手,連外國專家也稱大拇指說OK。你只是笑笑:“這有啥?老外能做,我們也能做?!?/span>

      現在,廠里的外機運行一直呈最佳狀態,生產出數以萬計的濾嘴煙,銷售收入逐年提升。這都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在短短三年時間內,你為廠里帶了一批技術過硬的工人。

      大伙兒給你的評價很有意思,說你干活像玩命。確實也是的,你一干活就忘了吃飯、睡覺、老婆、孩子這些事,三頓飯并做一頓吃,都是常事。終日勞累讓你的胃病更加嚴重,痛起來滿臉蠟黃,難以舉步。最近,你又得了膽結石,可你讓人保密,不想你妻子知道這事,怕她知道后不讓你再去迷戀機器,最后還是妻子洗衣服時才發現了病歷本。

      妻子看你瘦瘦的身體只是嘆一口氣。你不愿躺在病床上,說憋著難受,還不如去車間轉轉。工作十幾年了,你已經習慣各種機器的轟鳴聲,你說挺起來就如交響樂般悅耳,一旦哪臺機器發出不和諧的聲音,你高度靈敏的耳朵就會知道毛病在哪里。

      這又是你的一個絕活兒。

      作為一個領導,這些年你沒有計較過個人得失,你的說法是“黨員,就該聽黨的安排?!蹦阏J為,當不當領導沒關系,只要不讓你離開心愛的機器就成。

      這正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

      你不僅關心年輕人的技術水平、更關心他們的成長。你支持他們參加各種技術培訓和知識競賽,還坐在臺下為他們使勁鼓掌,殷殷之情溢于言表。然而當記者采訪你的時候,你

      卻成了一個“悶葫蘆”,囁嚅地說不出什么。

      你的妻子替你解圍,說你是個不計名利的人,怕出名怕表揚,說你只要沉浸在修理活里,就一臉的滿足。

      你平時話很少,就連走路也仿佛在思索。你把人們關心的一切拋在了腦后,如工資、房子、崗位……你把車間幾次給你的調資名額都讓了出去,最后還是廠領導過意不去,堅持用廠部的名額給你漲了工資、分了房,可你咕噥:“住進城里不方便……”

      你說共產黨員就是干實事的人,你說因為你是共產黨員,該干的也是實事。(曉青)

    • 2022/03/14朝氣奮進譜寫青春凱歌

      《遵煙故事——光陰的旋律》

      我廠原外三車間是全廠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成品包裝,是全廠產品質量與產量的關鍵部門之一。外三車間黨、團組織發揮車間年輕人多,不甘落后的特點,帶領他們以蓬勃的青春活力立足崗位努力工作,為廠1996年創稅利4.7億,產值9.64億的良好經濟效益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譜寫了一曲曲青春的凱歌,乙班6千型包裝機2# 機組的年輕人即是他們之中的佼佼者。

      6千2# 機組共有成員7名,平均年齡24歲,其中團員4人。在當今年輕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他們愛崗敬業、團結齊心,開出了年產量11215.4箱、質量平均分高達96.7、原輔材料消耗指標達廠標、設備有效作業率達省先進的優異成績。

      機長向陽,多年來以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贏得了機組成員的一致擁護。年初,他患腸炎在廠醫院治療,聽說機臺壓縮模合轉塔出了故障,顧不得治病就趕到車間參加搶修。平時無論是白班,還是中班,他總是提前到達機臺,認真作好設備保養工作,使機臺較快投入運行。在去年底項修中,他組織機組成員加班2小時,對需檢修的壓縮模合轉塔和煙包折角成型部位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記錄,找到癥結、對癥下藥,比原計劃提前一天完成項修任務。在工作中,他重視質量,除了自己定時抽查煙包質量、發

      現問題及時處理外,還隨時提醒機組成員注意質量。他們機組多年來質量穩定,多次獲得

      廠團委頒發的“質量優勝機臺”稱號,并被車間指定專開“公爵”煙。去年他們機組全年超產1711.4箱,提前2個月零3天完成了全年生產任務。

      主擋唐義、上煙工何志水在工作中配合默契,不計較個人得失。當主擋唐義忙著與機長一起進行機臺日保養時,何志水總是自覺作好主擋的準備工作,如將待用盒皮擺放到機臺上,鋁紙上到轉塔上,搞好主機部分的衛生等,使主擋能集中精力迅速做好保養工作,保證機器運行良好。唐義對質量要求很嚴,當發現煙包有盒皮、錯牙等問題時,總是調整好再開機。他說:“產量再多,質量不好等于廢品,等于對卷煙廠犯罪?!比珖鵁煵菪袠I勞

      模演講團到廠作演講,唐義將上海卷煙廠一位與他一樣操作6千型包裝機的勞模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在機長的指導下,他刻苦鉆研操作技術,勤學勤思,開出了本機臺平均240包/分,每小時5.2箱的好成績。

      二擋的周徐、三擋的唐萍是2個年輕姑娘,干起工作來絲毫不比男同志遜色,她們所負責的工序分別是煙玻包質量、煙條包質量,她們始終不放過一包不合格品。去年7月,由于機速快,有一個玻襯未包好的煙包流入了成品煙中,她們立即向機長反映了情況,并翻箱查找出了這包不合格品。

      在他們機臺,現場衛生抓得非常嚴,地面整潔通暢,原輔料堆放井然有序。他們多次

      獲得車間工會“現場文明生產達優競賽”優勝機組。良好的設備保養加上整潔有序的工作環境,為他們在1996年實現設備有效作業率71%的省級先進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們是團結一致、鉆研業務技術、搞好生產的機組,還是團支部活動的積極參加者。在全國各行各業都掀起“青年文明號”的創建熱潮中,他們提出:追求的是成績要比全國先進,技術要趕全國先進,要以更優異的成績,譜寫絢麗多彩的人生之歌。? (阿泰)

    • 2022/02/22記憶花絮

      《遵煙故事——光陰的旋律》

      在記憶的長河里剪輯一段發生在原動力二車間的花絮,以此一窺職工的精神面貌。

      1996年9月7日,車間召開“雙學”活動的總結表彰會,被評為“敬業愛崗好青年”的司爐工張建民在領到車間頒發的榮譽證書和獎金時,感動得熱淚盈眶。這天他上中班。入夜后,他給主持工作的車間副主任徐光明打去電話說:“通過學習,我只做到了應該做好的本職工作,車間給的榮譽已經足夠了,又發獎金,這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了許久,我用這筆錢買了幾只不銹鋼的煙灰缸,明天請你們搬走辦公室和會議室的煙灰桶,擺上這些不銹鋼煙灰缸,算是我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中敬上的一份心意吧!”

      1996年5月30日夜加班搶修除渣機,主持車間工作的新黨員徐光明和職工們正在渣坑里緊張地干著活,張建民7歲的小女兒來電話哭著說:“媽媽因工作不回家,我的肚子好難受啊,爸爸你快回家?!笨磥砗⒆邮巧×?,他抑制住焦急的心情,有條不紊地交代好工作后,立即帶著一身污泥趕回家。原來孩子是沒吃飯肚子餓慘了,他心痛地為她泡了一碗方便面接著又要往回趕。女兒不讓爸爸走,說走了我害怕,他愛憐地看著女兒,鼓勵到:“乖娃娃,要勇敢,不要怕,爸爸車間有急事,你吃好面開著電燈睡,這樣可以壯壯膽?!闭f完就邁著堅定的腳步往車間走。

      1995年烤季,復烤開雙班,是運行設備故障的高峰期。每逢故障發生,黨員和職工無論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深更半夜,都能招之即來,來之能戰。一個深冬的夜晚,車間副主任徐光明接電話跑步到車間,途經泥濘的毛草鋪時,一腳踏進爛泥里。他拖著凍僵的泥腿趕到車間后,鞋襪也沒顧上換,就與先到的黨員與職工查看現場。經反復檢查,他們發現脫落的爐排片等雜物堵塞了下灰孔。于是徐光明和設備員印文、機修工余榮剛等同志就用水淋濕了火熱的爐渣,披上水淋淋的麻片,輪流下到渣斗里撈取堵塞物,麻片著火了就用誰淋熄,繼續撈取。

      在機修工段完成的眾多技改項目中,最感人的是1996年底改造2號爐的空預器,由于它的空預管是組合成的,安裝時被掉進的水泥漿和石粉所堵塞。在煙氣的侵襲下,空預器便失去了空氣預熱的作用,致使鍋爐出力差。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必須換臺自行設計制作的空預器。更換空預器說來容易做起難,因為要拆除原空預管,必須在布滿粉塵和煙霧且低矮狹笮的爐墻內,將組合密集、層層焊接的幾百根兩米多長的空預管,一段段、一根根地割下來,這不知要付出多少艱辛。參加技改的黨員和職工中有機修段長漆巨澤、設備員印文、機修工余榮剛、譚魯軍、李柏壽等。他們在副主任徐光明的帶領下,連續奮戰3個晝夜。在操作中,同志們時而下蹲、時而勾腰、時而側身半跪。有的同志眼睛里進了砂子也不肯下火線,有的同志熬得頭暈眼花也仍然堅持著工作,有的同志被煤煙熏嗆得破了嗓門,有的同志被迫換下崗來休息,也只在磚頭上坐上片刻又重反戰場……3個晝夜,黨員和職工幾乎沒有合眼。

      1997年8月初,在進行動力輸電線路改造時,要將幾百米長的7條架空動力輸電線路改造成地道掩埋動力電纜輸電線路。電修工段在電修班長陳勝軍、技術員李國昌、青年電工屈建等利用雙修日鋪設電纜。連續兩個多月奮戰在設備改造線路上的全體機修人員也加入到其中。30余名男女職工,兩天時間頭頂烈日、腳踏發燙的水泥地面,分別將盤旋在地面的七條沉重的電纜,翻的翻、送的送、拉的拉……同志們累得大汗淋漓、衣衫濕盡,手膀曬脫了皮。接下來的幾天,電工師傅們強忍酷熱在桿上作業,路人十分感動,主動為他們遞送礦泉水和濕毛巾。

      通過一系列的維修和技改,車間自1996年烤季以來,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基礎上,不僅提高了煙葉復烤的質量,而且大大提高了煙葉復烤的產量。

      省煙草公司設備達標驗收組在遵義設備達標驗收總結會上對動二車間的設備管理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在全省煙草系統的運行設備管理上,遵義卷煙廠動力二車間是唯一一個實行了設備A、B、C管理的車間,是唯一一個獨創了運行設備表格制度化管理的車間,是唯一一個設備和環境衛生好的車間。? ? (姚問達)

    • 2022/01/17一片閃亮的綠葉

      《遵煙故事——光陰的旋律》

      他,于1993年榮獲“廠先進工作者”,1994年榮獲“廠質量先進工作者”,1995年榮獲“廠安全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廠優秀共產黨員。他,就是1977年參加工作,扎根一線31年的周志剛同志。

      只要提起周志剛,職工們無不豎起他大拇指。能得到這樣一致的認同絕非一朝一夕,是他對31年的工作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和勤學苦鉆的成就;是他對工作的負責,才有如此的收獲。他為了保證機器的順利運行,可以忘記吃飯,忘記休息……家人最怕他思考問題時茶飯不思,可機臺人員卻因為有了這樣一個“俯首甘為孺子?!钡臋C修工,說出的是:“有他,我們放心?!痹谒撠煹臋C臺,產量、質量、消耗在車間各種勞動競賽中都一直名列前茅。

      31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周志剛從18歲的毛頭小伙到49歲的中年人,從一名一無所知的工人到一名熟練的維修工。31年的青春,31年的付出與收獲,我不知道31年不改初衷的信念,在這樣一個如此瘦小的人身上,是如何堅持的?只不由得想到電視劇《士兵突襲》中,主人公許三多說的這句話:“信念這玩意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光榮在于平淡,艱巨在于漫長?!?/span>

      的確,堅韌才是體現一個人的精神所在。(鄭蕾)

    • 2021/12/15一根針的故事

      《遵煙故事——光陰的旋律》

      一根針他用了22年。

      這根針,我親眼看了,有5厘米長,亮锃锃的,感覺與家里縫被子的針差不多,只是看上去略粗一些。廠財務管理科章福元老師,就是這根針的主人。

      1984年,章老師從務川縣調來廠財務管理科工作,至今整整24年,科長換了幾任,身邊的同志走了很多,他卻從未換過部門,也未挪動過工種。天天只重復一道工序:對財務憑證進行收集、整理、裝訂、存檔。

      這根針就是章老師在裝訂財務憑證時用的打孔針。這根針與他風雨同舟,幾十年如一日;這根針是他的“筆桿”,握在手中描寫人生;這根針就像“伴侶”,每天迎來黎明送走黃昏……

      章老師個頭不高,皮膚微白,清瘦干練,時常微笑的臉上架著一副金邊眼鏡。他待人和藹、親切,稀疏的頭發略見銀絲。他常被熟悉的同事贊譽為“活檔案”。一次,廠紀委的同志因工作需要查找幾年前的財務憑證和有關資料,其他同志幫忙花了很多時間也未找著,大家只有干著急,最后請“活檔案”來后,3分鐘就搞掂。

      雖說章老師上了點年紀,但記憶力好,熟悉財務憑證,態度認真。無論是廠內的,還是廠外的;不管是領導、還是職工,只要請到他,他都會不厭其煩,讓你滿意。

      章老師很普通,也很平常。在人群中,你可以忘記他的存在;在功勞簿上,他默默無聞與世無爭;在工作中,卻隨處可見他瘦小的身影在忙碌地播種、耕耘。

      常言道:一滴水見光輝。同樣,一根針也能顯真情。這“真情”,展示著一個人的平常心、奉獻情,啟迪著他人勤儉干事,踏實做人。? ? (黃華強)

    • 2021/11/02“穿針引線”章老師

      《遵煙故事——光陰的旋律》

      章老師叫章福元,今年六十歲了,一米六幾的個子,常年穿著卡其色的工作服,臉頰瘦削,頭上幾縷稀稀疏疏的花白頭發,鼻梁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唇色紅潤,說起話來總是笑嘻嘻的,還會露出被煙熏黃了的不太整齊的牙齒。他的衣兜里時常揣著一把折斷了的塑料梳子,頭發凌亂時總會掏出來梳一梳。他樸實、隨和、認真,是財務管理科為數不多的男同胞之一。

      1984年,章老師從務川縣五金公司調入遵義卷煙廠財務管理科工作,主要從事會計檔案的整理、裝訂、歸檔工作。二十幾年來,這項工作就在他的手上反復進行。

      我廠最初的會計檔案是用手工裝訂。每天早上,章老師踏進辦公室,習慣性地坐在沙發上,用皮鞋刷子來來回回擦拭他的那雙老式皮鞋,仿佛一天的工作就從干凈、整潔的鞋子開始。然后坐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泡上一杯釅釅的茶,點燃一支香煙,隨后就進入“穿針引線”的工作中。章老師先把會計人員做好的憑證一份份進行折疊對齊用訂書機訂起來,再把它們厚薄均勻地分開,用夾子夾住,用鞋帶將它們一本本地捆;然后從抽屜里拿出一根寸把長的鋼針,穿上非常結實的專用白色裝訂線,在整理好的憑證左上角,訂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最好用包角紙涂上漿糊把這個“三角形”包好,放到取暖器上把漿糊烤干。一本本漂亮整齊的憑證就這樣裝訂完成了。

      這樣的憑證每個月有二十四、五本,章老師會把這些憑證按月份分類,一層層、一排排,井然有序地放進立式鐵皮檔案柜里。無論是本廠同志查閱,還是外來單位(比如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機關等人員)的檢查、翻閱都快速、便捷。那根锃亮的鋼針在章老師布滿老繭的手上穿梭了二十多年,從來沒有聽到過他丁點兒的抱怨。一個年近六旬的男同志把“針線活”撥弄得如此出神入化,自燃嫻熟,讓全科的女同胞嘖嘖稱奇,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兩年前,財務管理科購進了一臺電動裝訂機。不久,它便和章老師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那根用了二十多年的鋼針才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章老師工作中是一個任勞任怨、認認真真的人;在生活中又是一個心地善良、孝順母親的人。他的母親今年91歲了,年老體衰,疾病纏身,已經臥床不起兩個多月。他召集了家里的兄弟姐妹輪流陪護,而每個星期有兩、三天他通宵守護在母親的病床前。病中的母親散發出難聞的異味,一般的人都難以忍受。每天晚上他還要起來很多次,常常是剛迷糊一會,就被母親的呻吟聲喚醒,然后攙扶她去衛生間,再連扶帶背地送上床,安頓好。盡管照顧母親的那幾晚上基本上睡不了覺,但他還是會在第二天早上準時來到辦公室,一如既往地搗鼓著自己的“針線活”。

      記得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的一句名言:“不能愛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愛哪行?!闭吕蠋熅褪沁@樣一位“干哪行愛哪行”的老會計,平凡普通卻實實在在踐行著遵義卷煙廠“潛心做事、低調做人”的企業文化理念。???

      30年來正是無數個章老師式的員工愛崗敬業、默默無聞、勇于奉獻,才創造出了企業今天的成績。(彭瑩)

    • 2021/10/11我們的恩師——程老師

      《遵煙故事——光陰的旋律》

      程老師,姓程名廣業,是在解放前就從事煙草工作的人。

      程老師是湄潭煙草公司退休的,在遵義煙廠建廠不久,被聘為煙廠煙葉顧問。我是在1986年認識他的,那時他雖已是年過花甲的人,但精神很好,對人和藹可親。他在工作中常傳授煙草知識給他們,于是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程老師。

      程老師為了保障我廠的煙葉質量,非常重視煙葉質檢人員的培養。我是1988年調到煙廠做煙葉質檢工作的,剛來的頭一年,雖說是是熟悉煙葉等級,但是對如何去看待一批煙葉是否合格,是否符合卷煙配方要求,以及卷煙基本工藝都是一知半解的。記得當年我收了一車煙葉,等級是中三級,在抽檢中,原級占70%,上級占20%,中四級占10%,如按要求來看,該批煙葉完全可以按原級收購,程老師當時不吱聲,他聽了我的意見后說:“按說可以按合格收購,但是不合格有上二級,混有上部,這樣的煙葉要看大樣,如果混級多,就要加工挑選,這批煙葉才能進入配方,才能保持卷煙質量的穩定”。在他的指導下,我開始開包,看大樣,按常規只須20多分鐘就可以下完這車煙,但是現在只看大樣就用了40分鐘,雖然有點累,但是我學到了知識,學到了如何為卷煙廠把關。又一次,我廠工藝科來取試制“公爵”煙的樣品,程老師和我帶他們去取。在取樣的過程中,他要求每個等級多開幾包,認真分析取具有代表性的。在取樣時,工藝科的同事提出,抽取的樣品質量太差,程老師說:“取樣(試制)要取平衡的,這樣才能保證卷煙大批量生產時符合小樣的品吸風格”,這話雖是對工藝科的同事們說的,但我認為也是對我講的。

      遵義卷煙廠在1992年前是不制煙葉收購樣品的,都是每年到分公司買兩套樣品。程老師為進一步提高質檢員的業務技能水平,在1992年煙葉收購時就要求大家在收購的過程中選留樣品,在1993年4月前交出,并安排專人驗收。雖說大家選留的樣品不專業,但都認真對照行業標準,一片片地篩精心選。最后在參加的地區案樣會上,通過評案,我們案難了5大新產品,結束了以往每年只是派人參加,不帶樣品,最后在參加的地區審樣會上,我廠帶了5套樣品,結束了以往每年至少派人參加,不帶樣品的局面。

      程老師在煙葉收購季節,不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都要到收購現場,不在當時復烤車間掛竿現場觀察,了解煙葉的質量,幫我們解決在工作中的難題,就是在協調基地縣煙草公司與我們的質量問題。并且對復烤煙葉的質量(煙葉本身的質量)做到心中有數,再結合卷煙工藝要求,向我們提出工作要求。比如在1991年時他要求我們對煙葉進行件件破包,吧煙葉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正中三,一類為加中三,保證了我廠的煙葉質量。

      雖說程老師早已離開了我們,回想起和他相處的日子,他教給我們很多知識,真是感到難以忘懷。他是我們的好老師,我們的恩師。(陳安學)

    亚洲VA欧洲VA日韩VA忘忧草